2020年的暑期大修,让华亭学校旧貌换新颜,变得更好、更美、更强。还未走进学校,远远地望去,你有没有被那天空的蓝、大地的黄惊艳到?走进学校,你会发现有三幢楼,分别是“稼书楼、中隐楼、躬耕楼”。“稼书”寓意辛勤耕种,嘉定历史上的第一个清官陆陇其,字为“稼书”;“中隐”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大隐住朝市,小隐如丘樊。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间”的诗意,跟嘉定著名的文化世家龚氏一族有很深的渊源。而龚氏一族中的翘楚龚宗之就曾隐居在华亭。“躬耕”寓意全体师生躬耕不辍志不悔,孜孜前行待花开。躬耕不辍付春华,木铎之心待秋实。
汲第井
这口井来头不小哦!它来自原华亭中学老校长樊宝林老先生家。借助学校打造“耕读”博物馆的契机,学校领导听说了这口井背后跟服务学生、助力教学的故事后,特别为老一辈教育者的办学境界和奋斗精神所感动,所以把这口井“请”到了学校。学校赵长利老师给它取名为“汲第”,鼓励广大华亭师生汲取精神力量,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做自己的“第一”。
耕读石
耕读石上刻着“耕读”两字,它是集大家智慧提炼的校园文化,寄遇着老师对学生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耕,即耕作、耕耘;读,即学习、提升。旨在秉承先人“辛勤耕耘、勤学好学”之品德,在勤耕和尚读上下功夫,教育每一位华亭学子要勤于劳动,读书明理。
一日行规三字经
短短的192个字对学生的一日行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通过班级评比展示、“流动的三字经”、“行规—品行—品德”养成教育等活动形式,进一步营造学校德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品德素养。《一日行规三字经》已成为学校实施行规教育的重要抓手。
课植园
2020年11月,在华亭镇联三村的支持下,学校获批了三亩试验田,名为“课植园”,取“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学生们可以在这里耕种多种农作物,观察、欣赏各类植物,还可以学习气象知识。到了收获的季节,学生们在这里经历劳动过程,体验收获的快乐。课植园已成为孩子们孩子们增长知识,劳动实践的乐园。
阅览室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亭.美”青年成长共同体和“有养”教师成长苑,带着所有人的耕读教育梦,汇聚于此,在这里生根、发芽、成长。这里不仅是教师学习、研讨的乐园,也是学生携书卷、品书香的好地方。师生在这里享受着美的熏陶,丰富着自己的内心。
朗读亭
美丽的朗读亭坐落在课植园的旁边。有耕,有读,这里已成为诗歌爱好者的乐园,它给爱好朗读的学生创造了一方安静典雅的朗读空间。师生们在这里朗诵田园诗歌,用声音表达内心的情愫,体会文学的快乐,放松自己的心灵,丰盈自己的内心。
爱心彩虹椅
说起这彩虹椅,要特别感谢学校家委会的家长们。家委会的家长们自掏腰包,为方便晚归的同学歇脚和停留特意添置的,学校赋予这座彩色座椅一个美丽的名字——爱心彩虹椅。爱心彩虹凳上那一条条彩色的纽带充分彰显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协同力量。
枫瑟景观
进入学校,映入眼帘的是美丽的水池景观。水池景观旁边栽有几棵不同种类的枫树。春天的枫树,长出了鲜嫩的新叶,微风吹来,叶片摇曳生姿,弹奏出动听的乐曲。可以预见,秋天的枫叶定会红红火火,像极了积极进取,不断向前迈进,收获颇丰的华亭学子。
紫藤园
学校的紫藤园位于学校的东南角。当满树的花儿盛开时,学生们喜欢站在紫藤架下,或坐在石凳上,欣赏紫藤花的美丽,享受紫藤花的芬芳。学生在这里可以观察大自然,情不自禁地唱歌读诗,气氛好不热烈。美丽的紫藤园已经做好迎接同学们的准备啦!
银杏林
学校的操场边上有一排银杏树,是去年学校领导和孩子们在植树节时共同栽种的。春天的银杏树,开出了一串串黄绿色的银杏花,还长出了一把把似精巧小扇子的银杏叶。想象一下,秋风袭来时,银杏树叶翩翩起舞的样子,是不是特别美呢!到时候,一定会有学生们驻足欣赏它们的美吧!
介绍完学校的景观,大家再来欣赏下学校的各类多功能教室吧。学校有先进的音乐、美术、舞蹈室,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实验室等,有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和阅览室……
实验室
百粮馆
百味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校园环境对教书育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将秉持“环境即课程,即育人”的理念,不断打造校园环境,赋能师生“生命因耕读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