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秉承“生命因耕读而成长”的办学愿景和“勤耕、尚读”的校训,创设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耕读”课程。以“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四条主线校本化设计一贯制衔接课程,涵盖“语言、数学、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身、劳动与实践”七个学习领域;关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七个评价要素;以“勤奋、乐学,善行”为学生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体悟,在实践体验中成长,看见自己行,发现自己行,将“耕”与“读”,知与行,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在耕读田园里与课程美丽相约。
在夯实基础型课程建设的同时,学校努力发掘教师特色,挖掘乡土资源,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了以主题综合实践课程、特色长短课程为主的丰富多样的快乐活动日课程。
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课程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小学学习准备期教学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一年级小朋友心理特征和学校育人目标,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里,集中开设了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课,围绕“我的学校”、 “我的班级”、 “我的教师”、 “我的好友”、“我养习惯”、“我懂礼仪”、“我知安全”和“我爱创意”八个主题模块的内容设计了丰富的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畅游了美丽的校园、了解校园文化特色,而且在实践中丰富知识,享受快乐,慢慢喜欢上学校、老师和同学,成为快乐的华亭学子。
学校始终贯彻一年级“零起点、等第制”原则,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激励学生“每一天一点点进步”,让学生感受天天有收获,时时有快乐,处处享受喜悦的学习生活。学校每学年开展趣味游园活动,活动融入了人文性、学科性和趣味性,每类课程制定相应的评价方式及统一标准。学生在游园活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成长的快乐。
课后服务
“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华亭学校积极面对新挑战,统筹安排,落实细则,多项举措持续推进,积极开展“5+2”课后服务。学校统筹多方资源,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与保持学校课程改革的延续性中不断探索,用心打造课后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和健康地发展。2021年9月22日,学校开展以“减负担 触媒介 ‘嘉’品效”为主题的课后服务研讨会。会上,嘉定区教育局祝郁局长作活动点评,华亭学校的课后服务初样态很好地把“区域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三结合落实到位,为其他学校探索更丰富的课后服务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