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以“智慧传递 强校先行”为主题的嘉定区初中校长研修共同体第七站现场会在华亭学校举行。区教育局局长姚伟、副局长李娟,区教育学院院长祝郁、党总支副书记须立新,原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市初中强校工程特聘专家胡兴宏,上海市万里城实验学校校长王春花等参加活动。
胡兴宏认为,华亭学校坚持从实际出发,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具备现代的管理理念,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慢慢的赶紧”等管理理念彰显了嘉定区品质教育的实力。学校发展思路清晰、行动坚定、成果突出,营造出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姚伟指出,华亭学校清晰定位“五有”强校目标,从薄弱处入手、在关键处发力,将地理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生源弱点转化为办学亮点,实现了由弱及强的渐进式发展。对全区初中强校工程的后续推进工作,姚伟提出三方面要求:做亮区域特色,提升校长领导力;做实教学改进,提升学校变革力;做深调研评估,提升区域保障力。
祝郁围绕“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元素谈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有效实施。她认为华亭学校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校园改造等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维度开展,教师有意识地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丰富性有机融合。同时提出,教育的本质不在于灌输知识,而是让人独立思考,教师在课程和课堂中要分解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单元教学的意识;要有结构化的教学,呈现情境化的教学内容;要变革教学方式,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后设认知。
第一篇章:耕读课程展风采
上午,大家观摩华亭学校的“课程超市”、戏曲操展示,以及以“基于深挖资源的导学、基于问题引导的导学、基于实验活动的导学、基于学科融合的导学”为主题的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课堂,四位教师在课堂中传递出“利用课堂导学,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联想,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表达”的教学理念。随后,闵行区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副主任孙静贤、黄浦区教育学院物理教研员成晓俊、嘉定区教育学院教研员王福其、张勇组织学科教师进行评课活动,初中校长研修共同体全体成员分四组展开互动研讨,并在线提交观课点评。
N0.1戏曲操
N0.2课程超市
N0.3课堂展示
中午,学校开放“科学与技术、劳动与实践、艺术与审美”三大课程模块九节拓展课课堂。
第二篇章:“五有”目标明方向
下午的活动在以“指向理科核心素养的问题导学”为主题的微论坛中拉开帷幕。微论坛由闵行区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副主任孙静贤主持,黄浦区教育学院物理教研员成晓俊、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校长夏红梅、丰庄中学校长陈迎春共同参与,紧扣“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这个话题,围绕观摩的四节课展开讨论。
华亭学校校长周春艳作《“五有”引领 预见成长》主题报告,学校管理团队围绕学校“五有”强校目标作分报告,讲述了教师们两年来“质量目标驱动下的萌芽、课程执行下的拔节、文化自觉下的抽穗、追求教育规律的孕蕾”的成长经历,向大家呈现了学校在强校过程中的动人画卷。
《一日行规三字经》曲谱首发式在会场举行,越剧课程成果《桑园访妻》展演赢得与会人员一致好评。
王春花从一位亲历者的角度回忆了近三年来学校快速发展的历程,描绘华亭学校特有的“管理地图”:从形式创建到内容研磨,慢慢的赶紧;从谋划激发人的潜能,促破茧成蝶;让常规活动仪式化,显教育初心。形式上的改变,内容上的规范,管理上的精细,让学校、教师、学生都发生了可喜的改变与成长。
智慧传递活动,促使华亭学校朝“校园有景致、管理有秩序、课程有特色、质量有提升、队伍有成长”强校发展的“五有”目标又前进了一步,学校将保持现有发展势头,在嘉定品质教育的田地里继续前行!
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区教育系统初中正职校长研修共同体、正职后备干部管理研习班和副职后备干部管理研习一班学员,区教育学院相关教研员以及兄弟学校领导、教师代表等。
高光时刻&直击现场
链接:嘉定区华亭学校
办学目标
学校秉承“生命因耕读而成长”的办学愿景和“勤耕、尚读”的校训,以“校园有景致、管理有秩序、课程有特色、质量有提升、队伍有成长”为发展目标,“传承创新,耕读立人”为校风,“敬业爱生、协作开拓”为教风,“勤奋自主、修德修文”为学风,创设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耕读”教育。
强校行动
强校策略一:“耕读”文化立校
梳理“耕读”文化内涵,使“耕读”文化深入学校内部,贯穿学校各项工作,成为学校文化制度的核心,师生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优化环境,凸显环境文化育人功能;完善制度,凸显制度文化相融。
强校策略二:“躬耕”教师成长
努力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合作进取、善于学习的教师队伍。通过筑牢一道根基,落实两个机制,搭成三大平台即“主题研讨”平台,“教学展示”平台,“校本课程”平台,实施四项工程即“勤耕工程”“立德工程”“尚读工程”“启智工程”,明确教师成长路径。
强校策略三:“尚读”学生发展
聚焦整合校内外优质育人资源,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全方位育人。通过营造全员育人环境,加强行规教育,升级《行规三字经》项目特色,打造班级特色品牌,创设协同育人氛围。
管理符号
管理符号一:从形式创建到内容研磨,慢慢的赶紧
构建清晰的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华亭的“五有”办学目标切合学校实际发展状态,明确追求方向。
近两年,学校制定相关制度,集成管理手册。学校通过制度制定,用阅读、讨论的时间、琢磨修改的时间换取教师对教育规律的探究、对学校基本运作要求的理解、认同和内化。使得学校的法令和校规在每个人心中从无到有。
华亭学校以形式创建确保各项工作从无到有,以深度研发内容确保工作不断优化。
管理符号二:谋划激发人的潜能,促破茧成蝶
任何组织中人是关键因素。华亭学校把潜能开发不仅定位在学生群体,更是定位在教师群体。
学校开展《学生学习能动性提升的“有养”课堂实践研究》的重点课题研究,成立了一系列专业活动组织:“有养教师成长苑”“‘励行’班主任共同体”“亭美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老师被激活了,良性竞争的局面开始呈现。
管理符号三:把常规工作与活动仪式化,显教育初心
大到学校标识的发布、课题组的成立、小到初三学生的年级会议、每周的升旗仪式,学校从不例行公事般完成这些工作,而是在氛围营造、环境安排、师生表现等方面精心设计,努力在活动的开展中表达办学的信念。学校让普通的经历成为不普通的事件的做法,是在不断夯实学校文化的根基,也是强化师生对学校感受力和理解力的重要策略。这是一种从思想走向行为,在恢复和强化学校追求的过程中凝聚人心,积累华亭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