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政社团”遇到“课后服务”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1日

耕一片田园,撒一方绿荫,诠释好“耕读”文化教育理念,传承并创新发展好学校文化,是所有华亭学校教育人需要思考和实践的使命。课后服务开展以来,学校在第二时间段设置了丰富的社团活动,其中,“时政社团”作为其中的选修课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时政社团以媒介素养为载体,旨在拓宽我校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应对新中考改革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培养。

微信图片_20211221103236.jpg

当“课后服务”遇上“时政社团”,它们之间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我们来看看六年级(2)班的郭奉天同学身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211221103241.jpg

课后服务社团报名中,他毫不犹豫地申报了“时政社团”。活动中,他知道了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火星探测器“天问”、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在今年922日学校举办的“减负担 触媒介 嘉品效”研讨会上,把中国故事《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太空和海洋》讲得生动精彩。郭奉天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还是一名媒介素养的小记者,把华亭学校的“耕读”文化讲给更多的人听。

微信图片_20211221103245.png

郭奉天非常期待地盼来了129日的《天宫课堂》,他对课堂中的每一个实验都感兴趣极了,但最吸引他的是“水膜张力实验”中王亚平和女儿做的花在太空绽放以及“泡腾片实验”中出现的色彩美丽神似地球的画面,他深深地感受到国家带来的宇宙级浪漫!

从郭奉天同学的成长中我们感慨:少年强则国强。学校在“课后服务”中引入“时政社团”,将精彩的中国故事讲给学生听,将美丽的中国梦描绘给学生看。

像郭奉天在课后服务中发展自己兴趣的学生还有很多,遍布在华亭校园的每一间教室里。有些学生爱好毛笔字,学校里提供“翰墨书香”课程,在区中小学书法作品大赛中,这些同学屡次获奖。

微信图片_20211221103249.jpg

有些学生爱好演讲,学校提供“媒介素养”课程,媒介班同学在进行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展示了华亭学生的优秀形象。


有些学生父母很晚来接,要解决学生的吃饭问题,怎么办?学校成立了“地方小点”课程,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做菜技巧,也将这份温暖传递给家长。

微信图片_20211221103300.jpg

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学校还提供了“未来创造家”、“琴韵悠扬”、“创意美术”等课程,实现了体育课程的多样化,如,“飞盘”、“高尔夫”、“街舞”、“乒乓球”、“武术”等课程,使学生在学校度过有意义、有收获的时光,让课程真正走进学生心中,走进真正的成长需求。


面对新要求、新挑战,学校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精准裂变,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让政策真正惠及每位学生;在课程中培养学生面对未来和变化的能力。学校主动打破学科边界,回应学生的好奇,找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面对“课后服务”,学校有新思考,新行动,新作为。通过课后服务丰富多彩的课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成长养分,促进学生在“耕读”的沃土中更加自信、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