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担 触媒介 “嘉”品效 ——华亭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研讨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4日

微信图片_20211014200355_副本.jpg

2021922日下午,华亭学校开展以“减负担  触媒介 ‘嘉’品效”为主题的课后服务研讨会。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田晓余、华亭镇党委书记何蓉、嘉定区教育局局长祝郁、副局长李娟、副镇长吴世赟、东方卫视新闻中心主播于飞以及参与媒介素养项目校的校长及教师代表。

微信图片_20211014200409.jpg

研讨会上,周春艳作《“双减”背景下学校的新作为——以课后服务为例》的主题报告。她认为,“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的推行给了学校时间的延伸、空间的拓展,这些物理量的变化给学校综合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学校应对新形势,新变化,主动作为,在专业团队的参与下,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聚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这个中心工作,着力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本学期在”双减”政策落地的同时新增了飞盘,武术,乒乓,街舞等兴趣课,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让学生在在校时间延长的同时能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在精耕育人的文化土壤中,不断落实、落细“双减”政策。

微信图片_20211014200413.jpg

于飞老师就“双减”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作主题分享。他介绍了媒介素养在华亭学校的实施经验,侧重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四大维度介绍了新闻课堂对孩子的七个方面核心素养的提升。于老师进一步结合具体《新闻课堂》事例,指出新闻课堂指向多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国家大政方针、红色革命历史、改革开放与大国崛起之路、外交关系等等红色教育与当代精神的内容,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中小学生进行解读,并强调了媒介素养对孩子创新能力以及应对新中考改革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培养的重要性。

微信图片_20211014200421.jpg

华亭学校、新城实验小学的老师和华亭学校的学生代表参加了微论坛。华亭学校的王利老师介绍了在课后服务中新闻课堂与自己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的过程,她认为新闻课堂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理论内容有了厚度和温度,并感慨课后服务给中学阶段新闻课堂的开展带来了很好的契机。嘉定新城小学的李昂老师结合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以兴趣为抓手,让他们爱听、爱看、爱说,通过兴趣引导达到增加学生知识存量的目的,并通过层层递进问答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新闻课堂微论坛

微信图片_20211014200425.jpg

活动中,大家欣赏了电影《夏种》的首映。学校媒介素养项目团队的学生们在论坛上分享了自己在拍摄中的点点趣事,并在拍摄和制作中不断自我成长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11014200442_副本.jpg

田晓余与何蓉共同为华亭学校电视台台标“青亭”电视台揭牌。

嘉定区教育局祝郁局长作活动点评。她认为,实施“双减”政策后,学校要深入理解教育变革的精神;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让政策真正惠及每位孩子;要在课程中培养学生面对未来和变化的能力。学校要主动打破学科边界,回应孩子的好奇,找到孩子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面对“双减”,学校要有新思考,新行动,新作为。华亭学校课后服务初样态很好地把“区域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三结合落实到位,为其他学校探索更丰富的课后服务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微信图片_20211014200450.jpg

面对新要求、新挑战,华亭学校在嘉定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双减”工作,真正让“五项管理”落实落细,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理念,推动学校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办百姓满意教育”的办学目标。

#直击现场#

 

微信图片_20211014200500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