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意义
听课、评课是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了解、掌握并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活动以评促研,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以评督学,促进教师加强自我学习。通过活动不断总结推广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成立领导小组
为使“听课、评课”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并能收到实效,学校成立领导小组进行课堂的常规检查。
组 长:周春艳
副组长:王东薪、秦芳、龙江、刘海燕
组 员:行政、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备课组长
三、实施要求
(一)公开课要求
1、各教研组根据本学期工作重点,组织本组教师进行公开课教学展示,专职教师每学期至少承担一节组级公开课教学活动,区、镇骨干教师及区学科新星每学期至少承担一节校级公开课教学活动。
2、开学初由教研组长统一安排,并将公开课情况汇总表上交教学处,教学处统一安排,并择优课在教学月上进行校级展示。
3、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级公开课教学活动。
4、开课教师在上课后需向教学处提交教案、课件、反思等相关材料。教学处做好相关记录。校级公开课后教学处每学期统一下发课堂教学评价表,由开课教师自行保管。
(二)听评课要求
1、教师要积极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可通过课堂开放日活动(每周固定一天)和教研组申报的公开课(周工作安排上列出)。鼓励教师跨年级、跨学科听课。
2、每位任课教师都应该欢迎和接纳其他教师听课。
3、任教师每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10节,中层干部、教研组长、教龄不满三年的新教师不少于15节,带教指导教师和见习教师不少于20节。
4、凡在岗、在职教师,每学期听课(本学科)不少于5节。
5、听课记录内容包括听课时间、班级、授课者、课题、主要内容、评价意见等,每学期末上交听课记录本至教学处。
(三)教研活动要求
1、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加校内的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2、教研组长要有计划地开展校内的教学研讨活动、并认真做好记录,教师要积极认真地参加所属教研组的活动;校内教研保证每两周一次的活动。
3、公开课前,授课教师要提前向教研组长提交教案、课件等相关材料,教研组长引发给听课教师。
4、公开课后,由教研组长组织研讨和评课,听课教师必须对所听的课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点评,授课教师要做好有关记录。
四、相关措施
1、加强对听课评课活动的考核
教学处组织对教研组听课评课活动进行相关工作的考核,按照要求既考核教师听课到班情况以及听课的数量,更关注听课评课和授课质量考核,注重教师听课过程中是否有深入思考,评课中是否点出授课教师的优点,又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能否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服务。对听课过程发现的授课能力较强、教学效率较高、总体反响好的教师定期组织上示范观摩课、校级展示课,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对听课过程中发现的授课能力较弱、教学效率较低、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组织跟踪督查,明确专人跟班指导,促进其不断改进提高。
2、建立听课评课记录审查制度
采取定期考核方法对教师的听课记录和教研组活动记录进行检查,每月进行教研组活动记录的检查、每学期进行教师听课记录的检查,教学处定期给予评价。
教学处将实行长期进行教师听评课的教学常规检查,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对教师“听课、评课”活动督查,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