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学校落实“五项管理”规定致家长的一封信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8日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强对中小学生“五项管理”(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健康)的相关要求,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将“五项管理”的具体规定予以告知。希望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一)作业管理:

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作业管理的有关要求,加强学生作业布置的科学性、有效性、发展性、多样性,确保作业总量不超标,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用手机布置作业。

相关建议

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树立学生近期和长期学习目标,培养科学的时间管理能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独立作业的习惯。

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加强有效陪伴。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如孩子学习中需要帮助,家长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认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鼓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

合理安排好孩子的课余生活,鼓励发展兴趣特长,提升综合素质。建议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布置作业,加重孩子学习负担。不要给孩子报大量兴趣班,占用孩子休息时间,额外增加孩子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二)睡眠管理:

充足的睡眠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重要条件之一。学校从4月中旬起颁布午休令,全力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希望家长重视孩子的睡眠管理,注重孩子的睡眠质量。

相关建议

保证睡眠质量。家长应该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明确小学生就寝的时间应该不晚于21:20,睡眠时间应该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睡眠时间应达到9小时。家长应督促孩子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营造就寝氛围。家长应该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加强家校沟通。教师每天会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会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班主任联合家长加强对学生睡眠情况的监控,把好关,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睡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意见。

(三)手机管理:

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对学生手机管理作如下规定:

相关建议

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能将手机带入校园,如确需带入的,须由家长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交学校统一保管。家长有特殊情况需要联系学生,可通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

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

(四)读物管理:

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采购规范的课外读物,参照《教育部推荐新课标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目》向孩子推荐课外读物,优化校园阅读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关建议

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参考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的书目,为学生选择并购买正规的、适合的书籍阅读,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根据家庭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设定亲子阅读时间,一起阅读,一起分享,积极建设“书香家庭”。

重视孩子的阅读体验,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习惯,让孩子在持续阅读中收获成长。

(五)体质与健康管理: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活动课程。学校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保证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不少于2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开设越剧、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啦啦操等体育课程,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掌握运动的基本技能。在近视防控方面,坚持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排查边缘近视学生。

相关建议

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建议开展亲子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不少于30分钟,双休日不少于2小时,营造愉悦的家庭氛围,争当健康阳光家庭。

引导孩子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既要克服困难,更要量力而行,锻炼与训练时要注意运动安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造成运动损伤。

合理安排孩子的膳食,做到营养均衡。引导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养成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在家中关注孩子的读写习惯,培养他们保持良好的阅读和书写姿势。创设良好的阅读书写灯光环境,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次,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