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二十大报告
聚焦20个关键词
着力讲清楚
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概括
11月1日起
“二十大精神二十人讲”
全媒体党课
正式开启全国广播联播模式
11月1日起,全国33家广播电台及其新媒体共同播出“二十大精神二十人讲”全媒体党课。本次推出的党课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阿基米德传媒联合策划,是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而精心打造的一档音视频同步直播的党课精品节目。
延续“党媒+党校”的合作模式,此次全媒体党课策划前置,在形式设计方面,此次党课提前2个月在全网征集梳理出网友听众最关注关心的20个问题,邀请上海市委党校的20位教授,通过对20个“关键词”的解读,学习研读二十大报告,并与20位提问者对话。
第四讲,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宗建副教授,解读关键词:“两个结合”。
如何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理论创新?结合具体实践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具体体现?上海市委党校李宗建副教授进行解读。
第四讲
李宗建
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两个结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根据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探索了独特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改革开放后我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直到十八大以后我们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不断变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脱离中国实际、生搬硬套、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使我们的事业一度遭受了严重的挫折,这也需要我们永远引以为戒。
“中国化”内在地包含着“时代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就是要不断回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
图片来自新华社
事非经过不知难,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改革开放以来这中间充满了多少激烈的争论、思想的交锋和利益的博弈,我们才走到今天。这中间既需要理论勇气,更需要历史担当。这启示我们,要有守正创新的精神,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这样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思想文化,传入各民族必先图生存、再图发展。存活的关键在于能否契入各民族的传统之中,与民族文化相融通;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各民族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
图片图片来自新华社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为什么能在各种思潮的激荡竞争中被中国人民所选择、所接受?这种选择不是偶然的,很重要的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具有高度契合性。正如艾思奇先生所言:“中国民族和它的优秀传统中本来早就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种子”。
收听指南
一 起 听 党 课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新闻广播
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广东广播电视台城市之声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广播
河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
宁夏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青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西藏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节目中心FM98. 0都市生活广播
合肥新闻综合广播
昆明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广播中心
池州市传媒中心交通旅游广播
FM950滁州综合广播
赣州新闻综合广播
FM97.0 泸州综合广播
六安广播电视台FM102.1综合广播
宁波新闻综合广播
衢州交通音乐广播
苏州新闻综合广播
温州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经济广播
芜湖传媒中心FM87.8综合广播
厦门综合广播
徐州新闻综合广播
宣城交通文艺广播
盐城新闻综合广播
宝山区融媒体中心
崇明区融媒体中心
奉贤区融媒体中心
嘉定区融媒体中心
金山区融媒体中心
闵行区融媒体中心
阿基米德传媒
……
本节目由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阿基米德传媒与嘉定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FM100.3
共同制作播出。
以上内容来源:上海嘉定